春天是养肝ldquo旺季rdquo
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4158.html 如果说养生分淡旺季的话 那春天绝对是养肝的“旺季” 最近身边好多同事朋友喊: “明明没到生理期 为什么额头长痘、 下巴长痘、眼睛不舒服?” 惊蛰过后,人体阳气回升 熬夜、吃辛辣燥热的食物 会有一些类似“上火”的症状 这就是中医讲的“肝火旺盛”。 中医五行学言: 春天属木,应人体五脏之肝 故春气通肝 大家一定对“清肝明目”的说法不陌生 眼睛也与肝脏大有关系 所有肝工作、肝学习 平日里频繁用眼的的朋友们, 注意啦! 此时正是养肝护眼的 最好时机哦! 为什么春季养肝最妙?1.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中医学认为“肝主春”,中医讲究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则属于五行中的木,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因此肝也属木,肝脏与木的物性是一致的。 2.肝脏在春季时功能是最为活跃春天温暖的气候将会使人的活动量日渐增加,促使新陈代谢亦将日趋旺盛。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提高人的体质。 肝与眼睛有什么关系?中医认为,眼睛的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它是人体精气神的综合反映。 《灵枢·大惑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因此,眼睛保健既要重视局部,又须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所以眼睛的健康与工作、学习、以及一切日常生活的关系十分重大。 日常养肝小妙招以下四个很简单的习惯,就能帮助大家起到“养肝、活血”的益处,还不快动起来? 01.敲胆经日常可多敲胆经;胆经位于身体外侧,是十二经脉之一。 每天敲打胆经,即双手握拳稍微用点力敲打左右大腿外侧各50次,能加速胆汁分泌,提升肝脏的功能,还能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对养肝有益。 02.舒展四肢最近感觉困倦疲乏的时候,可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可以吐故纳新、运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 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 03.按揉“四白穴”做过眼保健操的小伙伴想必对“四白穴”早有接触。 四白穴是一个特效穴位,因为其属足阳明胃经,具有“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的功用。并且按揉四白穴可加速血液循环,保证面部气血充盈。 另外,按揉四白穴对于黑眼圈也有一定改善效果。黑眼圈是由于用眼过度、眼睛疲劳造成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按揉四白穴可活血化瘀,长期坚持,自然能防治黑眼圈。 04.运动运动是疏肝绝好的方法;中医认为,肝主筋,坚持锻炼则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从而提供自身免疫力。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必不可少的养肝明目食谱01.菠菜猪血汤材料:猪血g,菠菜g,猪瘦肉50g。 做法:菠菜洗净,留菜梗去须根,切段;猪血切方块;猪肉切块,把菠菜梗放入沸水锅内稍煮,再放入猪血、猪瘦肉,文火煲沸后,放入菠菜叶煲沸,调味食用。 功效:猪血性温,有解毒清肠、补中益气、滋阴养肝的作用。 注意:①湿热痰滞内蕴者慎用。②菠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烹调时,应先将菠菜用开水余烫一下。 02.木耳山药炒春笋材料:春笋g,黑木耳(泡发)50g,山药30g,莴笋20g,香葱、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 1.春笋、莴笋去皮切成细片焯水,黑木耳泡发后,用面粉洗净,香葱洗净切段备用。 2.锅中加入食用油,然后将小葱下锅煸香,加入两种笋、黑木耳,淋少许的高汤后加盐,大火烧一分钟左右勾芡,淋香油即可装盘。 功效:养血养肝。 03.胡萝卜芹菜炒豆干材料:胡萝卜g,芹菜、豆干各g,葱、姜、蒜适量。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切丝,芹菜洗净后,去根和叶,切段,豆干洗净切片。 2.待锅内油热后,将豆干和葱、姜、蒜放入锅中煸炒,轻翻(豆干易碎),加入胡萝卜丝和芹菜段,慢火炒出香味,再加盖焖片刻,出锅前加入少量盐和酱油,翻匀即可。 功效:益肝明目。 其他贴士1.春季应少吃酸性或有酸味的食物。如酸笋、杏、山楂、酸石榴、猕猴桃、乌贼鱼等。俗话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也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2.日常饮食保健对增强视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而言,多吃蔬菜、水果、胡萝卜、动物的肝脏,或适当用些鱼肝油,对视力有一定保护作用。 来源:最紧要健康GTR、竹林解证,本文所有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tz/10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拨云见日乌卡时代的营销渠道优化策略
- 下一篇文章: 新春走基层12位新东阳人的幸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