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象妹小象君AnimalDialogue

文字/Phoenix

编辑/Adela

导言

海鲜是全球40%人口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全球2.6亿人以渔业为生。然而最近几十年,海洋生物多样性危机,让我们不断地去反思我们的饮食偏好以及捕捞方式,从濒临灭绝的野生大黄鱼,到不足20头的加州湾小头鼠海豚,再到苦苦挣扎的棱皮龟,还有那些虽谈不上“稀有”但是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的各种鱼类,它们的生存困境多是因为人类的营养诉求或口舌之欲。

8月8日,小象君邀请到“终极海鲜品鉴家”王松林,分享渔业与海洋生态的联系、可持续渔业以及海洋生态保护,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负责任地吃鱼”。

什么是渔业?

渔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渔业。广义的渔业是水产养殖业,在中国每吃4条鱼,3条都是来自养殖,我们又是世界养殖业第一大国。套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我们把养殖业和捕捞渔业,也就是狭义上的渔业区分开来。狭义上的渔业活动是指我们用网具、钓具、笼壶,甚至是用标枪、鱼叉等工具,获取自然水域里的野生鱼虾蟹贝、章鱼、鱿鱼、乌贼这些头足类,紫菜、海带等藻类的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渔业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历时时间最久的产业,也是目前范围最广、强度最高的有组织的开发、利用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不可持续渔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既然是开发利用,肯定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在我国黄渤海-东海海域有一种大家“喜闻乐吃”的鱼——蓝点马鲛鱼,在70年代以前,蓝点马鲛鱼长到两年左右,体重达到一公斤才能第一次性成熟、生育后代。当时,中国捕捞能力相对较弱,有很多帆船参与捕捞。那时候中国的船只也少,船只功率也远低于现在,马鲛鱼种群也是自然选择出来的。

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渔业是农业大领域中率先被开放的生产活动,捕捞团队的规模得到了井喷式增长,等到80-90年代,我们的渔业捕捞强度就非常大了。在持续了二十几年高强度捕捞后,邱盛尧等学者发现,“90后”的蓝点马鲛们差不多一岁,体重一斤左右就达到性成熟了——高强度的持续捕捞,无意间对蓝点马鲛鱼产生了人为选择的进化机制。

海研会QMCS李玉强

在高强度的人为捕捞情况下,携带晚熟的长寿大体型基因的蓝点马鲛,没有机会参与到这种繁殖中去就被捕捞殆尽了,反而是携带短寿并早熟小体型基因的个体存活下来的机会更多,最终就统治了这个种群,这就是一个过度捕捞对遗传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的典型案例。

曾经位居东海四大海产之首的大黄鱼就没能抵抗住高强度捕捞的压力,野生种群已经崩溃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野生大黄鱼几乎属于凤毛麟角,餐桌上的大黄鱼99.%都是养殖的了。野生大黄鱼现在挣扎在极度濒危的水平线上。根据IUCN近几年的一个评估,得益于我们长期的努力,国宝大熊猫也从原来的极度濒危等级降到了易危,而餐桌上的大黄鱼竟然比保护区大熊猫的濒危程度还高了两级!

野生大黄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fb/1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