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韭山成野生乌贼ldquo大产房r
脸部白癜风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2/5780959.html “放苗喽……”5月21日,随着一声吆喝,一串串装入纱笼的曼氏无针乌贼卵投放进一碧万顷的大海中,拉开了我县今年增殖放流的序幕。 当天上午,县海洋与渔业局在南韭山附近海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万粒曼氏无针乌贼卵第二次“入住”该海域,价值15万元。 据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蒋霞敏介绍,曼氏无针乌贼是我国东海渔场传统的“四大海产”之一,随着采捕量上升,70年代之后种群逐渐减少几近灭绝。 年我县开始育苗和养殖,但由于水温原因,最大的只有一斤左右,无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增长野生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势在必行。从去年开始,我县尝试以投放曼氏无针乌贼卵代替育苗和养殖,效果显著。 “以卵的形式放流之后,据不完全统计,存活率可以达到40%至50%,今年还未禁渔期时出海捕捞,一网就有一百多斤,而育苗时期出海一天能捕捞到38只,这对恢复曼氏无针乌贼品种资源有很好的效果。”蒋霞敏说。 今年,我县计划投资余万元,分成10批次增殖放流,放流鱼虾贝等苗种数量约1.8亿尾(粒)。 “在放流中,我们根据鱼虾贝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合生长的海域投放,加大对地方代表性资源品种的投放和保护力度,‘有的放矢’的进行补充,更好地恢复海洋生态多样化,为渔业资源修复奠定基础。”县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负责人陈挺表示,现在很多渔民、企业负责人参与放流的意识越来越强,主动参与,公益放流,为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营造良好氛围,合力实现我县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自年我县开展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在象山港口、南韭山、渔山列岛等海区投放大黄鱼、青蟹、厚壳贻贝、曼氏无针乌贼、黑鲷等品种约12亿尾(粒),价值超过万元。 陈挺说:“前几年老百姓的餐桌上基本看不到曼氏无针乌贼,通过几年的增殖,现在数量有所恢复。根据渔民和海钓协会的朋友反馈,最近几年能捕捞或钓到这类品种,说明增殖放流对丰富海洋生物品种,实现海洋生态多样性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增殖放流仍然是国内外通行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的重要举措。” 来源:中国象山客户端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fb/1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