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甜芦稷作者赵基开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崇明甜芦稷赵基开 中秋节前夕,老伴在网上采购不少荤素菜,还专门从舟山直接订购海鲜一箱,有大虾、小黄鱼、鲳鱼、乌贼鱼等,准备过节,空闲还去菜场逛逛,想再看看是否有称心食材,查漏补缺,结果大失所望,空手而归。刚出菜场,见马路对面有一圈人围着小贩,她好奇走了过去,见地上放着几捆甜芦稷,正在准备出售,嘴里还在向围观人介绍,说是自家农田种植,昨天傍晚刚砍下来,很新鲜,是正宗绿色产品,一听口音就知道是从崇明过来的。价格也很公道,一根二节,三根一捆,只卖3元,她很有商业头脑,还说自产自销,买二捆算5元。甜芦稷是当令小水果,故买的人不少,我老伴也凑热闹,提了两捆回家。她说已经多年没有吃了,很想念这个味道。还准备留两根给外孙女尝尝。 在当今水果市场,中外果品是琳琅满目,品种也五彩缤纷,真是应有尽有,价格也算公道。但貌不惊人的甜芦稷确很少见到,因利润薄,货源少,故商家不太愿意销售。 今日见到甜芦稷,触景生情,回想起50多年前,那时还是上世纪60年代,我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感光胶片厂,但当时市委要求,刚毕业大学生要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即“四清”工作队,去社会实践锻炼。我先到奉贤搞了一年,再转到崇明海桥公社。当年从市区到祟明真不容易,虽然从地图上看仅隔半条长江,路程不远,但路上化费时间需要大半天,清晨出门,一直到傍晚才到,先乘轮船到堡镇,再转乘公交车到小镇,再徒步半个小时才到住地。如遇台风季节,轮船停航,更是不能行程。我们“四清”工作队队员,要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居住在贫下中农家中。我们分配到农户,居住草房,在厅里搭个铺,吃的粮食以玉米为主,偶然吃顿米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拖着一双儿女。我这个生长在城市年青人,在这段生活中,我除工作外,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对崇明特产甜芦稷不但尝鲜,还对其有所了解。 祟明是一个已有多年历史小岛,水清气洁,气候温和湿润,是特别适宜种甜芦稷。甜芦稷又称甜高梁,甜芦栗,是一年生植物,杆粗壮,汁带甜味,耐旱,又适宜在耐涝江河边,在盐硷地生长,成长环境也不太严格,对沙地士壤适应性强。故是祟明特产之一,因性清凉,能通气,利尿,食后生津,当地有夏令时间吃三根,少生热疖的说法。甜芦稷作为食材,有着较长年代,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被广泛喜爱。一根长2米左右甜芦稷,食用部份并不是头,而是“脖子""身子"也就是茎杆,果汁味道比甘蔗更胜一筹。因不仅甜还带有鲜味,可称为天然"棒棒糖”,咬一口,嚼几下,脆生生,甜津津,汁水流入嘴里,沁人心脾,消喝解暑是可口的活饮料。 不过,甜芦稷食时要小心,将整根砍成一节节,一般是用嘴中牙去掉外壳,如不留意,锋利的甜芦稷皮会将嘴巴和手指划出血痕。特别是偶然吃的,更要当心。 崇明流行一个谜语“一棵树,高又高,浑身桂满绿绸条,砍一刀,往下倒,孩子乐得咧满笑“。谜底就是甜芦稷。农村小孩特别喜爱甜芦稷,当时物质条件差,所以每户自家种的甜芦稷成了夏秋季吃得最多"水果",主人家儿子,还把砍下来甜芦稷剥去绿叶,当作玩耍的打斗"金箍棒",有时还当竹马骑,与小伙伴互相嬉闹。女儿心细,将吃剩下来外壳,制成灯笼,挂在墙上,造型十分逼真。 我家主人在宅前屋后,田边地角,都种植甜芦稷,每当成熟之际,他还扎成一捆,让我们休假时带回上海,也是他一片心意。夏日夜间,晧月当空,蝉鸣"知了"吃过晚饭,来到打谷场,乘凉消暑,左邻右舍,三五成群手摇蒲扇。围坐一起,一边吃甜芦稷,一边述说家常琐事。我们工作队员,借机与农户谈心,了解生产队状况及干部表现,索取第一手资料。当然顺便也吃吃甜芦稷。 当年祟明特产是小毛蟹和甜芦稷,几十年后今天,小毛蟹经过品种改良,成为清水大闸蟹。甜芦稷品种是否得到改进,我没有进行考证。但种植,不仅在大地上,部份也移入大棚种植,发展成一定规模,形成产业。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赵基开先生赐稿分享! 赵基开先生热文?上门做衣服的女裁缝 ?老福康里的一天 ?浓浓的石库门邻里情 ?红房子见证了我的幸福生活 ?生活垃圾回收的岁月记忆 ?怀念当年新闸路“铁三角点心店” ?漫谈旧衣裳 ?紫雪糕 ?我们那个年代的DIY ?好领导肖景祥点滴往事 ?晒晒父亲留下的老物件 ?吃了二十多年不错的小笼店 ?当年参加“社教”工作队:一顿饭,六顿粥 ?一位植支人自述 ?老早子玩套圈 ?夫妻买菜 ?老伴学评弹快乐永相随 ?上海解放那年我上初中 ?我家的住房“三连跳” ?怀念七十年前阿娘的冬瓜盅 ?书信往来 ?花鲤鱼游上春节餐桌 ?暑期拔钉记 ?圆了六十年的梦 ?邮票上的人物 ?聊聊通讯与我的生活 ?漫谈西瓜 ?老福康里佳话(1):福康篮球队 ?老福康里佳话(2):二干岁老婆婆歌咏队 ?老福康里佳话(3):一幕“七月流火"拍摄场景 ?老福康里佳话(4):一群劳苦大众 ?浓浓手表情 ?特别的代课老师 ?三代宝宝诞生记 ?我的邻居阿黄 ?老福康里佳话(5):流动摊贩声声吆喝,奏起市井交响曲 ?老福康里佳话(6):石库门弄堂 ?电梯里故事多 ?电视机的故事 ?隔栏观鱼 ?回家路上 ?三件宝和同学情 ?当年大饭堂 ?当年的夏咸夷之旅 ?读书伴我一生 ?出书乐 ?聊聊我家外孙女 ?金婚之约 ?灯塔永照我家前进航道 ?乘棚车,买电视 ?赏读阿焱老师的精彩留言 ?争做环保老人 ?蒋巷村之行 ?水果谱 ?隔缸观鱼 ?我家小汽车情怀 ?与老底子平台之缘 ?上海滩的饼 ?再聊聊老底子上门服务 ?汰浴记事 ?点赞名人“励志墙” ?怀念逐渐远去的炒麦粉 ?当年上学沿途回眸 ?吃豆腐 ?闲话栗子 ?我家的桂花树 ?谈谈:蛋 ?一盆饭菜,一支笔芯 ?上门服务新篇章 ?怀念老底子化妆品 ?长三角的甜美糕团 ?山芋的故事 ?重返杨同兴 ?东南西北 ?万花筒里看蚕豆 ?忆说老底子鞋子 ?春节家宴 ?做下手 ?老伴重温入党誓词 ?帽子的往事 ?一碗南瓜面疙瘩 ?漫话桔子 ?拥抱回忆 ?罐头春秋 ?上海小吃三碗汤 ?家有汤婆子 ?屋里“下饭" ?屋里“下饭"(二) ?屋里“下饭"(三) ?过年往事 ?中国午餐肉罐头的开拓者一一上海梅林参观记 ?我的迷你型家庭老物件 ?我的迷你型家庭老物件(二) ?我的迷你型家庭老物件(三) ?过年日记 ?称呼 ?袁大头 ?家庭好医生一一叶晓景 ?女儿的生日 ?五个女人伴一生 ?蓝印户口 ?晒晒我家保健物品(上) ?晒晒我家保健物品(中) ?晒晒我家保健物品(下) ?50年前我自装唱机 ?一元钱的故事 ?闲话排骨 ?白内障手术记 ?表妹阿三包粽记 ?活着处理"遗物" ?亲眼目睹架空线“失踪” ?菜名杂谈 ?“七一勋章”获得者一一黄宝妹 ?接种疫苗 ?弹眼落晴珊珊小笼 ?压饭榔头一一咸鲞鱼 ?我和老伴“光荣在党50年”! ?杂谈色拉 ?东奥会,“三勿看” ?东奥会,“三必看” ?东奥会,“三回看” ?荷塘三宝 ?梭子蟹 ?萝卜干炒毛豆 ?仙霞路上的多姿多娇(上) ?仙霞路上的多姿多娇(下) ?半路夫妻幸福长 ?秋季养生之道ABC ?中秋美食端上家庭餐桌 我知道你在看哟~ 推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cs/9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嘟嘟噜动漫中的角色有哪些有趣的口癖
- 下一篇文章: 推荐几道家常菜,家人吃得美滋滋,你也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