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身上布满平行的褶皱,像是午夜波澜泛起的大海。而螺旋桨的划痕,渔网纠缠的伤痕,被巨型乌贼抓伤的刮痕和吸盘印痕则是大海中星罗棋布的礁石、岬角和岛屿。

从北冰洋到南太平洋,从北大西洋暖流到秘鲁寒流,从多米尼加海沟到西澳大利亚海盆,比起变幻无穷的海面,它更喜欢海平面以下的世界,一千米,两千米,更深一些,比同类们更深一些,海平面六千米以下的深渊。

仿佛被一团永远无法拨开的浓雾笼罩,这里漆黑一片,时而一片死寂,时而回荡着巨大而空洞的声响。除了反弹回来的声波,它的叫声从来得不到任何回应。到底独自在这里游弋了多久呢?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除了半天一次紧闭双眼浮上水面换气,从成年离开鲸群后在虎鲸群的围攻中脱身时开始,它就似乎一直游弋在这里。

是有几次交配季节去过海平面两千米以上的海域,可后来不知怎的,它和鲸群却是渐行渐远了。将来如果没有其他情况,它应该会一直待在这里,直到鲸落。它希望自己落到最深的海底,所以它一直在寻找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寻找深渊中的深渊。它一处又一处地比较,不过这过程大概像狗熊捻棒子。如果是每到一处都比上一处更深,那倒还好。可这世界是随机而混乱的,深浅自然也如此。于是它便看似有目的实则漫无目的地游弋着,反正不用担心搁浅就是了。

它气短了便浮上去换气,不过由于长时间待在极深处,这时候一般是夜晚;它饿了便捕食遇到的一切鱼虾蟹鱿,除了大王乌贼比较难搞,其余都是送上嘴的美餐,毕竟它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存在;它困了便将身体竖直,大多数时候头上尾下,不呼吸也不挪动,一刻钟或两刻钟,随海流而去,像是一块黯淡的巨石。

不论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不论风平浪静还是波浪滔天,不论一片祥和还是人类横行,都和它无关。在这里,最强烈的动荡是海底的地震,最耀眼的光亮是火山的喷发,不过它只遇到过三四次,更多时候还没意识到它们发生便已经被汹涌的海流裹挟而去。这种时候它会利用自己的大脑袋浮上去一些,就像每次换气时候一样,将整个海洋从下到上一览而尽,绵延起伏的海脊,向下飘落的海雪,散发荧光的成群水母,嶙峋斑斓的珊瑚,抱团迁徙的沙丁鱼......

离海面越近,光线越充足,它便越是紧闭自己的双眼,一方面是自我保护,一方面是不感兴趣。它只想尽快回到自己归属的地方,荒无生机也好,满是喧嚣也好,它不在乎。

它会一直在海平面六千米以下游弋,直到自己不再呼吸,或许头颅朝下,或许尾巴朝下,缓慢沉入海底。

Toca

赞赏

长按







































怎么治疗癜风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cs/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