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干货满满的动物博物馆培训总结
锵锵锵锵~就在刚才 子宁老师就《动物博物馆》一书 为各位好学的读者朋友们 进行了线上培训 子宁老师 /亲子阅读推广人资深培训讲师/ /儿童读书会、绘本馆建设及运营指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儿童教育高级指导师/ 受各出版社及平台邀约,行走全国四十余座城市;已为三百余所组织机构举办亲子阅读专题活动;引导父母与儿童优质阅读的同时,培训优秀的从业者。 你有没有拿好小本本认真记笔记呢 没时间收听or没记全? 别担心! 伢伢把课程重点 整理在本文中啦 文末还有个福利彩蛋 别错过哦! No.1 课程导读 “探索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被大量信息淹没的21世纪,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获取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并深度理解、判断其重要性,结合它们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真正的科普教育与探索发现的过程息息相关。对一件事情焕发热情,是需要尊重与信仰的。仅仅给予孩子科普的课程、让他们去短暂的记忆并不能为他们的生命深处带来对科普的热情。 科普阅读,更重要的是共同探索,言传身教。在不懂到懂的这个过程中,教会孩子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在阅读《动物博物馆》时,遇见懂的知识,我们和孩子相互打趣,聊天,遇见不懂的知识,我们共同查阅资料,看看图片,一起发现。 这种富有研究精神的探索过程,会深深烙印在孩子的生命中,孩子从而学会自主探索不懂的东西。” -子宁老师 No.2 书本解读 作者:[英]珍妮·布鲁姆 绘者:[英]凯蒂·斯科特 译者:苏靓 奇想国童书出品 (点击观看本书视频) 《动物博物馆》是英国自然博物馆桑德拉·纳普博士推荐的著作,所获奖项众多,并于16年入围了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 该奖项是世界三大绘本奖项之一。其他两个大奖是美国的凯迪克奖及国际安徒生奖。能入围这三大奖项的作品,无一不代表了绘本高水平的杰作。 “凯特·格林纳威奖”的选择标准很严格,不仅讲求艺术品质,整本书在阅读上也要求能赏心悦目。而且这是颁发给图画书的奖项,虽然插图是最主要的元素,但是图文的整合也会是评选的考量。评审的项目,光是大项目就有艺术风格、格式、图文整合、视觉印象,大项目之下又细分为四到五个细项,足见评选出来的作品水准之高。 端详《动物博物馆》,不难发现它大开本、细腻的巨型画面中散发着的强烈复古气质,与市面上相关品类的科普绘本截然不同,这使它更像一本可以传家的博物百科。 一本绘本好不好,要经过全球无数家庭亲子阅读的实践考验。 打开这本历史性的绘本,丰富的环衬映入眼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这些动物都是什么,遇到说不出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科普探索,答案就在之后的内容中。 这是一个一天二十四小时开放, 一周七天不闭馆的博物馆。 当动物生命树完全展示在我们面前时,你会感叹演化的神奇——物种有自然的优胜劣汰,更适应环境的,会生存繁衍下去。我们很难想象很多物种曾经的样子,只能看到现存物种与周围生存环境的磨合。 带着孩子,用手指沿着动物生命树一支一支地推进,就像走迷宫一样,一座动物博物馆,就在指尖之中。 这本绘本共有六大展厅,子宁老师在课程中为大家一一进行了分享。 本文仅以第一展厅为例,为大家与小朋友共读和互动提供思路,其他展厅不再展开。 第一展厅 无脊椎动物,就是没有关节脊柱的动物。 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是5.4亿年前就演化出来的,冷不丁一听这个词很高大上,其实他们无处不在,生活在水中、空气里、陆地上,甚至深深的地下。 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看看海绵动物,海绵动物是什么? 海绵动物依靠海水流过自己的身体来获得食物和氧气并消除废物,就像海底中的滤水器。很久以前大家还认为海绵动物是植物,是十九世纪中期,才发现他们也具有动物的特征。 提到海绵动物,我们就能联想起生活中的海绵,其实,从前的天然海绵动物就是海绵,也是用于身体清洁或者绘画的,只是说,现在我们人类可以自己制造海绵了,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海绵是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作成的。 (右图源自网络) 提到头足动物,我们能够想到什么? 巨型大王乌贼和抹香鲸战斗的画面,是一个水手与船长口耳相传的悠久传说。相传大王乌贼与抹香鲸是一对天生的死敌,也只有大王乌贼与抹香鲸彼此之间才配成为对手。那么乌贼就是头足动物,抹香鲸呢?属于后面第六展厅的海洋哺乳动物。 (右图源自网络) 刺胞动物里有没有我们熟悉的生物? 我们喜欢的水母就属于刺胞动物。水母很浪漫,但还有一个好吃的名字叫做海蜇。海蜇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不能吃是因为很多水母,也就是海蜇身怀剧毒,只要我们擦身而过,就很有可能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致命。但能吃的口感爽脆,可用来制作凉拌菜。吃海蜇历史悠久,在唐代,就有我们吃海蜇的记录了。 (右图源自网络) 说说看你最喜欢哪种有翅昆虫,最讨厌哪个? 对于有翅昆虫,平时见得比较多,大家喜欢的蝴蝶蜻蜓,不喜欢的苍蝇蚊子,这些都是有翅昆虫。有一些有翅昆虫非常的奇怪,比如竹节虫。竹节虫长得像竹子,也像树枝,一般我们不会注意到它。还有长得像叶子的叫叶竹节虫,竹节虫与螳螂有近亲关系,像一朵朵兰花的就是兰花螳螂。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展厅中的海岸线,就是海滩,如果去赶海,就会捡到这一页里画的一些动物。如果我们生活在海边,不妨就在周末与孩子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赶海活动。 你发现了吗?物种们会不断去适应身边的环境,符合环境和生存规律后,就会更易存活。而容易存活的会繁衍下一代;不易存活的会被吃掉,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就在于此。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命和生活,并为未来创造价值。 思路总结:科普是衣食住行,我们可以讲到有趣的海绵,好吃的海蜇;科普也是历史的流传,我们可以讲到从前人的生活、悠久的传说;科普还是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与宏观思考,我们还可以讲到竹节虫,兰花螳螂,说说他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科普并不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科普就是世界。 逛完六个展厅,这本绘本还准备了索引页,如果想查找什么信息,通过它可以立刻找到; 随书的自然历贴在孩子的床头也很漂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cs/4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听bull故事地球大冒险又见
- 下一篇文章: 9月9日有听海底小纵队97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