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8年未愈,出现萎缩肠化,中医
在我的患者中,90%是浅表性胃炎,患者得到诊断结果时常会松口气说,“幸好不是大病”,治疗上也通常采取抑酸剂、抗生素、黏膜保护剂的联合用药,短期效果很好,但不宜长期服用。 然而,很多患者治病心切,长期大量服用西药,造成胃黏膜病变恶化,使原本并不严重的功能性胃炎发展成复杂顽固的器质性病变,不仅增加了癌变的风险,也给下一步的治疗造成困难。 春节前我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30多岁,从20几岁就得上了浅表性胃炎,起初是按照医嘱吃了三种药,后来偶尔发作也懒得去看大夫,就吃抑酸剂缓解,结果这一吃就是7、8年。 他到我这来的时候,胃镜里的黏膜图像破败不堪,已经出现了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我建议他把奥美拉唑停了,但是他说不敢停,一停就胃疼烧心。 医院的医生,针对他的情况,我首先对他采取的方法是中药抑酸代替西药抑酸,让他摆脱药物依赖的同时使胃黏膜得以修整。 给他开的方子是:乌贼骨15克、白芨12克、白延胡9克、甘草9克,磨粉口服,每天1剂,代替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 这几种药物配合服用即可中和胃酸,具有收敛止酸的作用,又含有胶质成分与胃酸反应,在胃壁形成保护膜,同时解痉镇痛,抗炎促愈合。 3天以后,他来复诊说,这几天没有服用奥美拉唑,反酸、烧心、疼痛症状也没有犯,问我是不是好了。 我说,虽然你的胃功能在药物的作用下暂时缓解了,但胃黏膜萎缩、肠化等病变要想逆转,组织癌变的发生,还需要补足气血和特殊营养的持续供应才能康复。 我又给他开了一副专门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的方子: 黄芪30g,丹参15g,生蒲黄13g,川芎、乌药各12g,吴茱萸、三棱、莪术各10g,肉桂、乳香、没药各8g。用水煎服,每天1剂。 这个方子可以说在治疗的基础上融合了病理学和营养学的概念: 黄芪,富含氨基酸、黏液质,可提升血清蛋白含量,及抑制胃酸分泌,阻挡使胃酸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 肉桂,特含的桂皮油,不仅能开胃助消化,还能提升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 吴茱萸,含有的特殊生物碱消炎镇痛。 丹参、乳香、没药,可促进胃黏膜组织修复再生,防止细胞纤维化和病变结节,预防癌变。 其余药材药理作用相似,都具有改善微循环,帮助营养运送的作用。 这个方子药性比较温和,我建议患者坚持吃了一段时间。刚吃1个月时据他反映,食欲明显改善,消化也变快了。 2个月后做了一次胃镜,原本苍白浅薄的胃黏膜变得红润厚实了,中度萎缩变为轻度,轻度肠化消失了。 后来他又接着吃了1个月,感觉胃很舒服,吃点生冷的、油腻的也不会难受了。可见本方对于胃炎造成的陈旧病变具有一定的逆转功效。 胃炎治疗,贵在对症和坚持,您有胃病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共寻良方。欢迎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cs/9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季脚气频发,用了多年软膏也没好的你,不
- 下一篇文章: 比大王乌贼更大的乌贼,巨枪乌贼体长可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