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小黄鱼的简便方法,你值得拥有
上汤新鲜小黄鱼丨图源: 伐得嘎文章:少侠小黄鸡丨排版:CAN丨审核: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除了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大黄鱼外,还有一种叫小黄鱼(另外两种是墨鱼和带鱼),而且两者形态颇为相似。什么是小黄鱼?莫非它和大黄鱼是不同规格的同一种鱼?经过进一步检索我了解到,原来大黄鱼和小黄鱼都是独立的物种,换句话说它们压根就是两种鱼,之所以形态相近,一方面是因为生活习性相近形态趋同。另一方面则是它们的确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分类学上将这两种鱼都归为石首鱼科黄鱼属。黄鱼属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小黄鱼在生活时都有着鲜亮金黄的体色。体色金黄的小黄鱼丨图源:开水族馆的生物男那么石首鱼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它们头和石头一样坚硬吗?其实不然,石首鱼这一称呼最早可见于唐代古籍:“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而这“脑中白石”所指的就是石首鱼类(尤其多指大小黄鱼)异常发达厚重的耳石了,耳石存在于硬骨鱼类内耳的膜迷路中,起平衡和听觉作用。同时耳石还具有种的特异性,记录了鱼类生长过程中丰富的理化信息(例如年龄)。小黄鱼的耳石形状丨图源:张廷廷论文(渤海当年生小黄鱼矢耳石微结构特征)尽管都有着金光闪闪的鳞片,一些形态上的差异依然能够帮助我们区分大小黄鱼:首先小黄鱼的鳞片要更大,侧线上鳞为5—6行;而大黄鱼的鳞片较为细密,侧线上鳞为8-9行。其次小黄鱼的尾柄要更为粗短,其长约为高的2倍;而大黄鱼尾柄更为细长,其长约为高的3倍。千万不要试图根据字面从体型来区分这两种鱼,要知道小黄鱼最大可以长到40公分,并不比市面上常见的大黄鱼小。而捕捞到的小黄鱼中,往往也会混杂着小规格的大黄鱼。除了这些外部形态区分外,石首鱼类的鱼鳔形态也是重要的鉴定依据。将小黄鱼剖开,刨去内脏便能看到它发达的鱼鳔了。小黄鱼(左)鳔的腹分支的前后小支不等长延伸,后小支短小;大黄鱼(右)鳔的腹分支的前后小支等长延伸丨图源:《中国石首鱼类分类系统的研究和新属种的叙述》除了调节身体沉浮的常规功能外,石首鱼的鱼鳔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发声。在繁殖季节里,小黄鱼会集群并发出“咯咯”的叫声,如夏夜雨后池塘里的青蛙大合唱。而在集群盛期,小黄鱼群的叫声还会发生强烈共振,宛若钟鼎齐鸣,声势浩大。其中,雌鱼的叫声比较低,像是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而雄鱼的叫声则比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一样。雄鱼之所以叫声更响亮,是因为鱼鳔两侧的鼓肌更加强壮。小黄鱼的叫声就是通过鼓肌的剧烈收缩敲打充满空气的鳔而产生的,而雌性小黄鱼是没有鼓肌的,可能是通过增减鱼鳔内的空气来发声。作为我国著名的海产经济鱼类,小黄鱼不仅价格实惠,而且十分美味。小黄鱼的肉质雪白,肉味鲜美而无细刺。小黄鱼的雪白鱼肉丨图源:开水优选其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钙、磷、铁、钾、钠、镁、硒和维生素A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食用价值较高。有关小黄鱼的做法十分繁多,例如将其略微煎至金黄后与雪菜同烧,便可得到一盘鲜美的雪菜小黄鱼。不同于市面上养殖为主的大黄鱼,市售的小黄鱼大多来自野捕,这与其养殖成本较高等因素有一定关联。好在小黄鱼的天然产量较高,人们利用其集群繁殖的习性,以底拖网捕捞,往往可以将一大群鱼一网打尽。“大约每汛旬日可获鱼二百余担”(每担斤)——十天可捕获两万斤,这是当年吕泗渔场捕捞小黄鱼的盛况。然而竭泽而渔的弊端也随之日益严重,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后,小黄鱼产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并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虽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以来,其资源量有一定回升,但其群体仍面临日益衰退之势。且由于捕捞压力过大,小黄鱼性成熟年龄趋小,以1龄为主(以前1龄小黄鱼基本不上岸交易),换句话说就是捕到的小黄鱼个体越来越小了。种种资料研究表明,由于捕捞工具的日益先进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小黄鱼的生存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在保护小黄鱼资源可持续发展之余,也要珍惜眼下还能尽情享受小黄鱼鲜美滋味的机会哦~超下饭的清蒸小黄鱼丨图源:望鱼海鲜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END 如果文章好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feihaimaz.com/dwwzcs/9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廊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